生辰八字,簡稱八字,是指一個人出生時的干支歷日期。這其實和我們現在說的生日是一個意思。
干支歷,其實就是用天干、地支來表示年、月、日、時。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這種歷法表示時間,天干和地支各取一字搭配,按先后順序,即從甲子、乙丑 ……一直到癸亥,正好60組一個循環(huán)。
年、月、日、時,稱為“四柱”,每柱兩字,各用“一天干+一地支”表示,一共八個字,所以叫做“八字”。
怎么看“八字”
年
甲子、乙丑…六十年一個循環(huán)。今年2017年,是丁酉年。所以去年2016年是丙申年,明年2018年是戊戌年。以此類推。
月
月從1月到12月(農歷),地支依次是: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
而把寅設定為正月的歷法制度也叫做“建寅”。
月天干可以從年天干推算,具體看下面的表格。例如,2017年是丁酉年,年天干是“丁”,所以2017年2月24日(農歷正月廿八)的月天干為“壬”,是壬寅月。
日
從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中國干支紀日從未間斷。這是人類社會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長的紀日法。
干支紀日每六十天一循環(huán),這個就需要查找萬年歷了。例如,2017年2月24日(農歷正月廿八)是壬午日。
時
時刻的地支為:
子時:23點——凌晨0點59分
丑時:1點——凌晨2點59分
寅時:3點——凌晨4點59分
卯時:5點——早晨6點59分
辰時:7點——上午8點59分
巳時:9點——中午10點59分
午時:11點——下午12點59分
未時:13點——下午14點59分
申時:15點——下午16點59分
酉時:17點——下午18點59分
戌時:19點——晚上20點59分
亥時:21點——晚上22點59分
以子時前后劃分日期,23時以后就是新的一天了。
時天干可以由月天干推算,具體看下面的表格。例如,2017年2月24日(壬午日)的日天干為“壬”,那么今天22時(亥時)的時天干為“辛”,是“辛亥時”。
中國古代用天干地支來紀時。比如某年是“甲申”年,那么這里就用了一個天干一個地支,是兩個字。將時間精確到時辰(一個時辰為兩個小時),用同樣干支紀時方法來表達,那么年、月、日、時各需要一組干支來表示,一共是四組八個干支,這就是所謂的“八字”。八字其實是一種古代的紀時方法,但是古人給予了每個干支以特定的象征意義,因此運用“八字”可以發(fā)現一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生的有規(guī)律的東西。
什么是八字
八字,也叫四柱(年柱、月柱、日柱、時柱),是用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合起來是八個字。八字(八字命理,八字命理學)是一種根據八字推命的方法。每柱兩個字,上為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下為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正好八個字,所以稱為“八字”,因其原理基于陰陽五行,所以和“紫微斗數”等統(tǒng)稱“五行術”。
由年天干推月干支參見第1個圖年上起月表。如果年干為甲或己,當年正月的干支為丙寅;如果年干為乙或庚,當年正月的干支為戊寅;如果年干為丙或辛,當年正月的干支為庚寅;如果年干為丁或壬,當年正月的干支為壬寅;如果年干為戊或癸,當年正月的干支為甲寅。
子時:23點——凌晨0點59分
丑時:1點——凌晨2點59分
寅時:3點——凌晨4點59分
卯時:5點——早晨6點59分
辰時:7點——上午8點59分
巳時:9點——中午10點59分
午時:11點——下午12點59分
未時:13點——下午14點59分
申時:15點——下午16點59分
酉時:17點——下午18點59分
戌時:19點——晚上20點59分
亥時:21點——晚上22點59分
由日天干推時干支參見第2個圖日上起時表。
如果日干為甲或己,當日子時的干支為甲子;如果日干為乙或庚,當日子時的干支為丙子;如果日干為丙或辛,當日子時的干支為戊子;如果日干為丁或壬,當日子時的干支為庚子;如果日干為戊或癸,當日子時的干支為壬子。
排八字是一項基本功。隨著現代科學的發(fā)展,不少網站已有提供在線排盤服務,非常方便。此外,更有萬年歷應用,可直接提供每天的干支歷,還能轉換不同的歷法日期。排四柱其實很簡單,秘籍或技術含量主要包含在運氣的立法與流年與四柱或六柱與運氣節(jié)律關系的把握。如果不懂得自己太陽律月亮律,預測的準確性就會大打折扣。
年柱的依據是干支歷的干支紀年。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線是以立春這一天的交節(jié)時刻劃分的,而不是以農歷正月初一劃分。如某人在公歷1998年農歷正月初三生,由于98年交立春是正月初八8時53分,因此此人的年柱為97年之丁丑,而非98年之戊寅。所謂年節(jié)律,就是以年柱為基點形成的運氣。如果不了解年節(jié)律,就無法把握到固有的運氣。
月柱的起法如下,就不再論述。所謂月節(jié)律就是傳統(tǒng)的大運。這不是標新立異,而且大運小運這些概念無法對年節(jié)律、月節(jié)律(傳統(tǒng)叫大運)、日節(jié)律、時節(jié)律(傳統(tǒng)叫小運,當然傳統(tǒng)小運的起法因為失誤,傳統(tǒng)上只好廢棄不用)等進行系統(tǒng)的描述。大運大預測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把握到完整的運氣節(jié)律,預測才不會有大的失誤。
月柱的依據是干支歷的干支紀月。注意月干支不是以農歷每月初一為分界線,而是以二十四節(jié)氣的12個主氣為準,交節(jié)前為上個月,交節(jié)后為下個月。
我們用的農歷也叫夏歷,跟干支歷是不同的歷法。月柱中的地支每年固定不變,從寅月開始,到丑月結束,一共12個月。而農歷存在閏月,有時會出現一年13個月的情況。下面以寅月為一月,都配上數序會更清楚記憶:
一月 寅月 二月 卯月 三月 辰月 四月 巳月
從立春到驚蟄 從驚蟄到清明 從清明到立夏 從立夏到芒種
五月 午月 六月 未月 七月 申月 八月 酉月
從芒種到小暑 從小暑到立秋 從立秋到白露 從白露到寒露
九月 戌月 十月 亥月 十一月 子月 十二月 丑月
從寒露到立冬 從立冬到大雪 從大雪到小寒 從小寒到立春
月柱中每月的天干有所不同,雖不像地支那樣固定,但也是有規(guī)律可尋的,參看年上起月表。
"五虎遁"年上起月訣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
丙辛之歲尋庚上,丁壬壬寅順水流。
若問戊癸何處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口訣用法: 凡甲年乙年,一月天干為丙,二月天干為丁,其余類推。
日柱的起法下面有論述。這里說一說日節(jié)律,所謂日節(jié)律當然就屬于以日柱為基點形成的運氣。日節(jié)律與命主的吉兇禍福關系密切,《人體生物節(jié)律學》實踐證明,如果命主要發(fā)生不利的事情,除了流年或時律不安靜,還必須存在日元不安靜(日節(jié)律不安靜就屬于日元不安靜的一種),其作用與價值無與倫比。
從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中國干支紀日從未間斷。這是人類社會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長的紀日法。
日柱,就是用干支來記錄日序。干支紀日每六十天一循環(huán),日干支需查找萬年歷。
日柱,在命學上是以晚上子時開始順時針到亥時,十二個時辰為一天,每一個時辰占兩個鐘點。日與日的分界線在不同八字派別上有兩種分法:一種是以子初來劃分的,即晚上的十一點。十一點前是上一日的亥時,過了十一點就是次日的子時。另一種是以子正劃分,即凌晨零時正是一天的分界點;零時前又叫晚子時,零時后叫早子時。
排時柱方法下面有論述,這里說一說時節(jié)律。時節(jié)律大家并不陌生,因為其就是對傳統(tǒng)小運術語的進一步規(guī)范。時節(jié)律也簡稱時律,在人的命運行程與流年一樣具有當政主事的功能。比如,預測一個人當年能不能升官,主要看當政主事的歲運是不是具備財局或官局或印局等;如果一個人當年要發(fā)生不利的事情,當年必須流年或時律不安靜。另外,預測吉兇禍福到月日或時,時節(jié)律的把握都是關鍵。
古代漢族人民將一日等分為十二時辰,一個時辰相當于現代的兩個小時,故一天共十二個時辰。時柱,就是用干支來表示時辰,即(依照24小時制):
夜半——子時(23:00—12:59)
雞鳴——丑時(1:00—2:59)
平旦——寅時(3:00-4:59)
日出——卯時(5:00—6:59)
食時——辰時(7:00—8:59)
隅中——巳時(9:00-10:59)
日中——午時(11:00—12:59)
日昳——未時(13:00—14:59)
哺時——申時(15:00-16:59)
日入——酉時(17:00-18:59)
黃昏——戌時(19:00-20:59)
人定——亥時(21:00-22:59)
夜半者子也,雞鳴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
食時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
哺時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黃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
時柱的地支是固定不變的,而天干卻不同,可查日上起時表。
"五鼠遁"日上起時訣
甲己還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發(fā),壬子是真途。
上表和口訣的用法與年上起月法類似,如丙申日卯時的天干是辛,即辛卯時。
時辰查算
時辰干支查算表
時間 | 時辰 | 五行 | 紀日干支 | ||||
甲己 | 乙庚 | 丙辛 | 丁壬 | 戊癸 | |||
23-01 | 子 | 水 | 甲子 | 丙子 | 戊子 | 庚子 | 壬子 |
01-03 | 丑 | 土 | 乙丑 | 丁丑 | 己丑 | 辛丑 | 癸丑 |
03-05 | 寅 | 木 | 丙寅 | 戊寅 | 庚寅 | 壬寅 | 甲寅 |
05-07 | 卯 | 木 | 丁卯 | 己卯 | 辛卯 | 癸卯 | 乙卯 |
07-09 | 辰 | 土 | 戊辰 | 庚辰 | 壬辰 | 甲辰 | 丙辰 |
09-11 | 巳 | 火 | 己巳 | 辛巳 | 癸巳 | 乙巳 | 丁巳 |
11-13 | 午 | 火 | 庚午 | 壬午 | 甲午 | 丙午 | 戊午 |
13-15 | 未 | 土 | 辛未 | 癸未 | 乙未 | 丁未 | 己未 |
15-17 | 申 | 金 | 壬申 | 甲申 | 丙申 | 戊申 | 庚申 |
17-19 | 酉 | 金 | 癸酉 | 乙酉 | 丁酉 | 己酉 | 辛酉 |
19-21 | 戌 | 土 | 甲戌 | 丙戌 | 戊戌 | 庚戌 | 壬戌 |
21-23 | 亥 | 水 | 乙亥 | 丁亥 | 己亥 | 辛亥 | 癸亥 |
出生日期的天干對應的五行就是屬于何命,排出來的五行沒有哪一個就是缺哪個。
下面舉例來看:如公歷1980年4月3日,早上七點之后出生。根據萬年歷查出:1980年4月3日,農歷二月十八日,干支歷為庚申年,己卯月,丙午日。丙午日,丙對照的五行為火,那么這個人是火命。在《時辰干支查算表》的紀日干支下面找出丙對應的那一欄,根據左邊的時間早上7點之后是:辰/土,相交的那一欄是:壬辰。
陽男陰女順排,陰男陽女逆排,一般排八步運,以月柱干支為基準,如甲申年丙子月生男,為陽年生男,以丙子為基準,大運順排,其大運為: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若是甲申年丙子月生女,為陽年生女,以丙子為基準,大運逆排,其大運為:乙亥、甲戌、癸酉、壬申、辛未、庚午、己巳、戊辰。起運數:大運數的起法,以三天折合一歲計,即一天折合四個月,一小時折合五天。
以生年干支為0歲,再順行排列為1歲、2歲、3歲等,不分男女或年柱陰陽。比如甲申年出生的男女命。0歲的干支為甲申、1歲的干支為乙酉、2歲的干支為丙戌,其它的流年干支按六十花甲子的順序依次順推即可。
朋友生于公歷1984年8月27日上午8點:
干支與五行方位的對應
東 | 西 | 南 | 北 | 中 | |
天干 | 甲 | 庚 | 丙 | 壬 | 戊 |
乙 | 辛 | 丁 | 癸 | 己 | |
地支 | 寅 | 申 | 巳 | 亥 | 辰 |
卯 | 酉 | 午 | 子 | 戌 | |
丑 | |||||
未 | |||||
五行 | 木 | 金 | 火 | 水 | 土 |
根據萬年歷查出出生時的干支歷年、月、日、時四柱:甲子年、壬申月、癸巳日、丙辰時。
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時間,即年、月、日、時。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別來表示年、月、日、時,如甲子年、丙寅月、辛丑日、壬寅時等。每柱兩字,四柱共八字,所以算命又稱“批八字”。依照天干、地支內涵陰陽五行屬性之相生、相克的關系,推測人的休咎禍福,運用四柱推算命亦稱指迷算命。
四柱推命這類算命方法之所以又稱星命術,是因為它是由古代占星術演變而來。古代漢族人民認為天地是對應的。地域九州的分配同星象是對應的,蕓蕓眾生同星象是對應的。構成世界的金、木、水、火、土在天上也有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相對應。太陽代表陽、月亮代表陰,這樣陰陽五行學說同星象學結合到一起。人的命運由星象的五行之氣左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星象五行之氣,所以命運不同。四柱推命是由天干地支、陰陽五行、四時五方(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五方是指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 、十二宮、星宿神煞(與"四柱神煞"意思相同)等幾部分及其他們之間關系所構成,下面分別介紹。
四柱八字排定之后的程序就是推命,即根據八字來推斷命運,推斷的內容包括大運、小運、流年、命宮、用神、星宿神煞等。
排大運的頭一步是求出起運的歲數。凡天干逢甲、丙、戊、庚、壬陽年生的男性,以及天干逢乙、丁、己、辛、癸陰年出生的女性,從本人生日的那天順數到下一個節(jié)(“節(jié)”是指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十二個。其余稱作“氣”),以三天為一歲;反之,若陽年生的女性及陰年生的男性,從本人生日那天起逆數到上一個節(jié)止,也是三天為一歲,剩余的一天抵四個月,一個時辰抵十天。
第二步是排大運的天干地支。大運的干支是根據生月的干支推排出來。起運的歲數如果是順數,則由生月的干支下一個干支順排下去;如果是逆數,大運干支就從生月干支上一個干支依次倒排上去。如生月是辛丑,順數的大運干支依次為壬寅、癸卯、甲辰、乙己、丙午……逆數的大運干支依次為庚子、己亥、戊戌……。
大運的每個干和支各管五年吉兇,看天干時可結合地支一起看,看地支時可單獨看。
小運,又叫行年,是小孩未交大運以前的吉兇運數。小運的推斷同大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小運以時辰干支為基點,按大運推算方法推算。小運是用來補大運之不足,但不如大運重要。
流年,就是求卜之人要求算命那一年的年份。算命者一般以流年支干情況結合命元八字推算命元當年情況,是兇是吉。
用神,指八字或大運中代表自身的日柱起扶持補救作用的一種五行代稱。日干五行太弱的,就安以生我或我生同類之五行扶持;太強的,就要以克我或我克者抑制。如果命局中用神得力則為二命,無用神可取則為下命,在星命術中,看準用神是算命準與否的關鍵之一。例如日干乙木者,生不逢時,又少同類扶持,若其八字或大運中有生我的水,就可逢兇化吉。如果是日干乙木生于春月,則不僅自身強旺而且扶持太多,如有制木之金,即官煞為用神,可以抑強而致平衡。
在大運中看用神有三種情況:一是八字中沒有用神,在大運中又重新遇上,這是很好的命。二是八字和大運都沒有對自己強有力的用神,這無疑是兇命,三是八字中無有對自身天干扶弱抑強的用神,而恰巧在大運中遇到,這在命書中是大缺大補,大偏大糾的命,本命原本不好,可一行到大運,不是大補就是大糾,來了個徹底大翻身。
總之,一個人的八字或大運中,用神被沖被克害相當不吉的,反之,用神得輔佐或相助,就可化兇為吉。
天干地支
古代漢族人民以天為干以地為支。天干為十個,計有: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為十二個,計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用以記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組合成六十個單位,以天干的單數配地支的單數,天干的雙數配地支的雙數,從甲子開始到癸亥終止共計六十,稱為六十甲子。古代漢族人民用這一方法記載年、月、日,因而復始循環(huán)不斷。
古代漢族人民正把一晝夜的時間分成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相當于現代的兩小時,從卯時開始代表現代的早晨5點及6點,以此類推經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子時、丑時、寅時為一整晝夜。
天干地支不但是古代漢族人民進行星命測算的工具還是計時算刻的歷法,并在中國從歷史、文化到日常生活都有關聯。
陰陽五行學說應該說是古代漢民族的哲學思想,是古代漢族人民對自然和世界的看法。陰陽五行學說原本分陰陽五行兩種說法。陰陽學說來自《易經》,正所謂“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边@種學說將世界的變化歸集于陰、陽,這是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變化。陰陽不是固定的,它們會隨外部條件的變化而互相轉化。陰中包涵著陽的成份,條件成熟可轉化為陽。陽中帶有陰,一定條件下又可化成陰。固此陰陽又可分為陽中之陽、陰中之陰、陰中之陽、陽中之陰等四種,由此不斷分化并轉變而生成世界萬物。
五行說是將世界萬物都看作是由金、木、水、火、土構成,五行不斷的運動變化才創(chuàng)造出這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因此世界萬物都帶有這五種原素的內在氣質。而五行之間以相生相克關系又影響著由它們構成的事物的總的氣質。五行的相生相克是指五行的一種對另一種是促進的就是相生,是約束的就是相克。相生關系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這是因為木材可以點火,火可使萬物燃燒成炭,而灰土之中可煉出金屬,金屬遇冷可凝結水汽成水,水又使樹木成長。相克關系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這是因為木能破土而出,土能阻擋水的泛濫,水能使火熄滅,火能使金屬融化,金屬結成刀斧又能殺死樹木。
以上只是對陰陽五行的簡要說明,陰陽說同五行說相結合使其涵義更加復雜豐富,并同社會的政治、學術之哲學、經濟之運行相結合構成中國文化的各個方方面面。
天干地支陰陽五行
星命術認為世界萬物都具有陰陽兩性。而陰陽的此消彼長是由五行的相生相克引起。而人身本身是一個世界的縮影。同世界的多變相對應,由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時所涵陰陽五行之氣可測知某一生命運。人身是由五行和合而成,五行在人身的不同稟性又是由他出生時太陽的光線,地球的吸力,星宿的位置氣候的不同等多種現象決定。出生時的自然環(huán)境不同,五行之氣也不同,因而有了千差萬別的人生命運。
天干地支的陰陽配合很簡單,是單數為陽雙數為陰,即天干陽性計有甲、丙、戊、庚、壬,陰性計有乙、丁、己、辛、癸,地支陽性計有子、寅、辰、午、申、戌,陰性計有丑、卯、巳、未、酉、亥。
天干地支同五行的配合略顯復雜。天干中甲、乙屬木,丙、丁屬火,戊、己屬土,庚、辛屬金,壬癸屬水。地支中寅、卯屬木,巳、午屬火,辰、戌、丑、未屬土,申、酉屬金,亥、子屬水。
在以上配合中還有不同。第一,天干的五行之氣比地支的五行之氣強一些。第二,因為天干地支有陰陽之分,所以同屬五行之一的天干或地支也有不同。如同為屬木的甲、乙,甲是陽木,為棟梁之木,乙是陰木,為花果之木。第三,地支中每三字組成五行之一種,第一字為初興,第二字之氣為極盛,第三字為漸衰,代表了所屬五行的發(fā)展變化。第四,地支除本氣之外,還包含一個或數個天干的成份。分別是子的本氣是癸水;丑的本氣是己土,還兼有辛金、癸水成份;寅的本氣是甲木,而兼有丙火,戊土;卯只有本氣乙本;辰的本氣是戊土,兼有乙木和癸水;巳的本氣是丙火,兼庚金和戊土;午的本氣是丁火,還包括己土的成份;未的本氣是乙土,兼有乙木和丁火;申的本氣是庚金,兼有壬水和戊土;酉只是本氣辛金;戌的本氣是戊土,兼具辛金及丁火;亥的本氣是壬水兼具甲木在其中。
五行五方四時關系
五方是指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五行及其代表的天干地支各有所主的方向。即東方主甲、乙、寅、卯之木;南方主丙、丁、巳、午之火;西方主庚、辛、申、酉之金;北方主壬、癸、亥、子之水;中方主戊、己、辰、戌、丑、未之土。
五行的方位對于星命術十分重要。通過一個人的八字所包含的陰陽五行所屬就可知到其所屬方向,通過相生相克之理可知吉兇。例如八字屬木命的人往東最有利,往南、北也行,但不可西行,因為往西則木被金克?;鹈娜俗詈孟蚰?,往北則犯水。金命的人宜往西,往南則受火制。水命的人應該往北,往中央之地則不吉。
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天干地支及五行在四時之中各有盛衰之不同表現。星命理論詳見(出生時間與命運)中以旺、相、休、囚、死分別代表五行在四季中盛衰表現。旺是旺盛之意;相是次旺,有輔佐之意;休是休息、停止之意;囚是衰落、被阻止之意;死就是克制而無生氣之意。一般來說,當令者旺、我生者相、生我者休、克我者囚、我克者死。
春季里萬木復蘇,所以以木為當令者,木為“旺”,所屬干支為甲、乙、寅、卯、辰等。與木相生的是火、所以火在春季里屬“相”。而生木的是水,所以水在春季屬“休”??四镜氖墙?,金在春季屬“囚”。而木克的是土,所以土在春季屬“死”。
夏季為流火之季,以火為“旺”。所屬干支為丙、丁、巳、午、未等。火生土,所以土在夏季里屬“相”。生火者木,木在夏季屬“休”??嘶鸬氖撬?,水在夏季里屬“囚”?;鹂说氖墙穑鹪谙募緦佟八馈?。
秋季為金黃收獲之季,以金為“旺”。所屬干支為庚、辛、申、酉、戌等。金生水,所以水在秋季屬“相”。生金者為土,土在秋季屬“休”??私鸬氖腔?,火在秋季屬“囚”。木在秋季屬“死”。
冬季為寒冷凝水之季,以水為“旺”。所屬于支為壬、癸、亥、子、丑等。水生木,木在冬季屬“相”。生水者為金,金在冬季屬“休”。克水的是土,土在冬季屬“囚”。水克火,火在冬季屬“死”。
土在星命術中是旺于四季之行,即土在一年中四季的最后一月為旺季。
在應用中應如何應用上述理論呢,舉一例說明。一個人八字屬木,為木命之人,應當先于春季則生命旺盛,而生于秋季或四季中最后一個月就成了囚,死之命而生不得勢了。